查看原文
其他

陳尚君主編《水流花開:經典形塑與文本闡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

中古史 2023-03-02

陳尚君 主編

出版社: 中西書局

副標題: 經典形塑與文本闡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年: 2020-1

頁數: 228

定價: 108.0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47516713

 

內容簡介本書為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經典形塑與文本闡釋”研討會之論文集,共收錄論文22篇。論文作者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等研究中國文學的高校和研究機構。

所收論文立足於中國古代文學,聚焦於經典著作、經典作品、經典形象、經典作家,引導讀者認識到“其中每一個個案都有其特殊的發展變化軌轍,都是在各種不同社會環境和閱讀人群中,主動或被動地被重新包裝改寫、重新闡釋,從而完成各自獨特的經典化過程”。本書對這些過程分別加以探討,有助於讀者對這些經典的重新梳理和認識。

 

作者簡介陳尚君,浙江慈溪人,1952年6月生。1981年復旦大學文學碩士,並留系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全國古籍規劃小組成員等。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研究員、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和臺灣逢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客座教授。

 

  

 

《老子》文本形成與注疏詮釋的語言機制/丁亮1

史學醜聞與文學經典: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演變和經典形成/王立群30

謝靈運詩《發歸瀨三瀑布望兩溪》中的“同枝條”一辨/李靜45

不平衡的文體與備眾體的文論/陳特陳引馳60

從“詩”到“讖”:南北朝帝王詩歌的創作、傳播與被建構——從南齊文惠太子蕭長懋詩說起/李猛88

論六朝志怪小說裏之孔門弟子/潘銘基113

女皇的糾結——《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政治內涵重探/唐雯136

寒山詩日本古注本與寒山詩的經典化/卞東波161

“杜甫文不工”的形塑——典型與對偶的詩學/佐藤浩一186

手批杜詩: 杜詩經典化的重要一環/曾紹皇203

《本事詩》“詩史”說與中晚唐學術脈動/吳懷東227

《文鏡秘府論》經典形塑的過程/盧盛江250

五代俗講僧雲辯的生平與作品/陳尚君262

關於婺刻《三蘇先生文粹》所載策論/朱剛273

《世說新語》在宋代的經典化——以詩歌用典為中心/羅寧283

嚴羽詩學著作的生成及其早期傳播/陳廣宏313

複調的戲謔: 《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創造與文學史意義/侯體健341

明代元曲學的興起——以元曲本的流變為中心/李舜華陳妙丹359

論服部南郭重新考訂李攀龍《唐詩選》/顧春芳381

“共抒天下公憤之氣”——論明末清初時事劇中之當代書寫與公眾意識/王璦玲397

近代學界的“李清照改嫁”之爭/楊焄434

從數字化時代到數據庫化時代——從哈佛大學的三大人文數據庫說起/徐永明442

 

前言/序言

 

2017年12月1日至4日,由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經典形塑與文本闡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逸夫科技樓多功能廳舉辦,參會學者八十三人,收到學術論文七十五篇。會議討論熱烈,交流充分,開得很成功。會後,與會學者根據討論意見,重新修訂定稿,我們選取二十二篇,結集為本論文集。

近幾十年來,中國古代文學學術研究成績巨大,變化顯著,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我認為是文獻建設、視野開拓與方法變化,從單純的作家作品研究,進而全方位地關注一個時代文學風氣的變化及其內外原因,關注偉大作家與其所處時代的文化聯系,關注文學群體的共同追求及其內部差異,關注文學作品的文體變化及其細節講求,關注文學內容與形式變化的互動協調,關注文學傳播中的文本變化與事實偏移,關注文學批評的多元展開及其對文學風氣變化的推動引導,關注外來元素對中華本土文學產生的沖擊與位移,關注長期被忽略的中小作家的文學業績……還可以舉出許多。我總是想到從20世紀初以來,中國文學研究的變化從傳統的以詩文為中心的選賞評點,轉為與現代大學教育相聯系的文學史教學傳授,中間還有從蘇聯文學研究模式延續的以作家、作品論為中心的文學史研究,在很長時期內經常會覺得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古人創作的思想藝術成就。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帶來中國社會的多元轉型,即便最古老的中國文學研究也發生根本變化。很長時間以來,就傳統與現代、宏觀與微觀、議論與考據、文學與文化、文學與人性、文學與社會,有過許多熱烈的討論,似乎從來也沒有形成一致的認識,但也正是這些討論使所有從業學者認識到,中國文學是世界文學的一部分,開放的中國文學研究應該參考吸取人類文明至今所取得的所有成果,以多元的姿態展開各自的獨到研究。社會環境與對外交流的變化,為這些研究提供了充分而多元的表現舞臺,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以我從事的唐代文學基本文獻研究來說,最近四十年的成就,即便面對此前一千年研究之總和,也可說毫不遜色,更時見出藍之色。其他方面,雖然我沒有能力一一加以描述,大體差不多,是可以想知的。

基於上述學術背景,許多學者呼籲學術研究回歸大家、回歸經典、回歸作品,我們深表贊同。所謂大家,應該是站在時代巔峰的偉大作家,他們的成就也足以代表一個時代,並曾產生長遠影響。所謂經典,可以是一部書,可以是一首詩,也可以是歷史人物或藝術形象,其最重要特征應該是曾廣泛傳播,家喻戶知,久曾傳誦,並產生重大影響。那麼問題來了,從古到今,作家可數者當不下數十萬人,存世作品數量更為巨大,然而能成為經典作家或經典作品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往更深處觀察,不難發現,經典作家及其作品,各個時代的認知會有很大的不同。以唐詩為例,今日家喻戶曉的作品,比如李白《靜夜思》、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杜牧《清明》,在唐宋時期很不為人所知,其進入大眾視野其實主要在明清時期。唐人曾特別矜為經典的作品,晚近無人閱讀者更不在少數。這是時代的差異,其實也與閱讀人群的文化程度與理解能力有關。再加深究,唐人所著如《本事詩》《雲溪友議》等書所載有名詩歌的有趣故事,如紅葉題詩、司空見慣、破鏡重圓、人面桃花等,似乎與史實很難合轍,更多出於以訛傳訛的民間傳聞。再如歷史上的明君賢臣、忠臣烈女,乃至反面典型如隋煬帝、李林甫等,也與歷史人物的真實作為有很大不同。可以相信,經典著作、經典作品、經典形象、經典作家,每一個個案都有其特殊的發展變化軌轍,是在各種不同社會環境和閱讀人群中,主動或被動地被重新包裝改寫,重新闡釋,從而完成各自獨特的經典化過程。對這些過程分別加以探討,也有助於我們對這些經典的重新梳理和認識。

上述見解,有幸得到許多學者的理解與贊同,並從各自研究領域給以呼應,提交學術論文參與討論。本書所收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能展示全貌。但各家所言,皆依憑有據,論證精密,評說宏通,見解獨到,各有創獲,讀者當不難體會。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99年,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一,到明年恰巧二十年。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取得一些成績,也始終在向其他兄弟院校學習看齊,尋找差距,努力前行。我們看到,中國學術處在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各個領域、各種流派的研究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稍有停頓,就會落後,即便如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這樣最傳統而基礎的學科也是如此。我們會不斷督勵進取,也希望中外同道不時給以指點與幫助。

本書結集難免有疏漏處,敬請相關學者與讀者給以及時指正。


呂正惠《第二個經典時代:重估唐宋文學》出版

文本的生產與經典的重塑:唐代文學讀書會第二次會議

華喆《禮是鄭學:漢唐間經典詮釋變遷史稿》出版

『交互的過往,複合的過往:以經典為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

『古寫本經典的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王啟濤主編《吐魯番文獻合集·儒家經典卷》出版(附:朱雷/總序)

孫少華、徐建委《從文獻到文本:先唐經典文本的抄撰與流變》出版

西域與東瀛——中古時代經典寫本國際學術研討會

“從文獻到文本——先唐經典研究的新範式”——周秦漢唐讀書會第四次學術研討會


第二屆『文獻與文本』工作坊

『中古正史文本的形態與流變』學術討論會

吳錚強《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出版

『人物·文本·地域:宋代文史的溝通與對話』學術工作坊

文本的潛力:中文寫本工作坊

『「文」與「物」的生成:多學科視野下的文本製作』學術研討會

『文本與圖像:古代天文知識、觀念、對比與傳播』漢唐絲路天文考古課題工作會議

『劉宋的文本世界:跨學科的探索』學術研討會

馬曉林《馬可·波羅與元代中國:文本與禮俗》出版

第七屆中國古文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書文本解讀與古代社會

中古文獻文本文體工作坊第二次會議:文體與文類

文本·文體·文獻:宋代文史研究的對話與交鋒

『文本世界的內與外:多重視域下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本與傳播:中國古代的禮與法』學術研討會

『早期中國文本研究的多維思考與探索』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周秦漢唐讀書會』

劉躍進、程蘇東主編《周秦漢唐讀書會文匯》第一輯《早期文本的生成與傳播》出版

出土文獻、傳世文本與理論思考:第三屆幽州學學術討論會

唐代墓誌文本的整理與研究訓練:2017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隋唐五代史』課程工作坊

『文體、文本與文章經國』:文體學青年學者研討會

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中古研究新前沿國際研討會

『政治、日常與文本:宋代文史的對話』小型研討會

文本生成與史料批判:古典文史青年學者研討會

中古時代的文獻、文本、文體:理論與方法工作坊

『北大文研論壇』第26期『《高僧傳》的文本史』

第二屆『歐洲與中國中古文本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寫本到印刷:中世紀歐洲與中古中國』

『岳麓青年學術講會』第一期『文本與書寫』

『文本•思想•史事』漢唐歷史文獻工作坊

『文本·儀式·權力:多元視角下的宋代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江浙滬宋史青年學者沙龍

『文本、制度、歷史:多元視角下的古文獻研究』青年學術沙龍

考古與藝術,文本與歷史:絲綢之路研究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本形態與文學闡釋』 工作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